中國是茶葉大國,卻不是茶葉強國!2019年,中國年產(chǎn)茶葉279.34萬噸,全球第一。其中,紅茶產(chǎn)量30.72萬噸,內(nèi)銷22.6萬噸,出口3.52萬噸。然而,不為人知的是,我國進口紅茶3.64萬噸。
沒錯,紅茶進口量比出口量還多?難道是國內(nèi)紅茶不夠喝,需要從國外進口?其實不然,我國紅茶2018年庫存3.92萬噸,2019年紅茶的庫存更多,達4.6萬噸。一邊是國內(nèi)庫存紅茶喝不完,一邊是要從國外進口紅茶,中國紅茶,到底輸在哪里?
-01-中國紅茶之痛
據(jù)中國茶葉流通協(xié)會數(shù)據(jù),2019年,我國紅茶產(chǎn)量30.72萬噸(同比增長4.53萬噸),內(nèi)銷22.6萬噸,出口3.52萬噸。也就是說,去年的紅茶,還有4.6萬噸堆在倉庫,沒有賣出去。然而,同期,中國進口的紅茶3.64萬噸,進口額1.26億美金。這些茶葉,主要來自印度、斯里蘭卡、肯尼亞等傳統(tǒng)紅茶大國。
然而,這些進口紅茶的始祖,其實是福建的正山小種。清朝中晚期,國家羸弱,當時,世界霸主英國對中國茶葉的癡狂,遠超今天中國女人對奢侈品包包的狂熱。當時混得不怎么樣的大清,想讓世界霸主掏錢買茶,一分也嫌貴!英國索性派出皇家園藝協(xié)會的羅伯特福瓊,于1843-1851年到武夷山偷走2萬顆中國茶籽和茶苗,并帶走一個成熟的8人組制茶團隊。
這批人,輾轉香港,最后到英國殖民地印度,傳授紅茶種植技能,20年后,印度成功出現(xiàn)了大吉嶺紅茶,并一步推廣到英國殖民地。從此,中國失去茶葉壟斷權,加上工藝固步自封,出口量暴跌,茶葉收入銳減。而當時的印度茶葉,為了滿足英國的需求,在世界第一工業(yè)強國的強撐下,大力推廣機械化制茶。
在19世紀90年代末,印度茶葉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千人大廠,并有地方茶葉局作監(jiān)管,茶葉產(chǎn)出來之后,英國低價收購,給兩塊面包,做一個買的樣子,其實就是明搶,不然怎么叫殖民地。印度紅茶,就在英國的扶持下,一路走到了世界第一,尤其20世紀上半葉,印度茶葉因為產(chǎn)量和機械化,是世界第一茶葉強國。相反,沒有資金與工業(yè)化加持的中國茶葉,繼續(xù)在家庭手工作坊中艱難前行,這一純手工操作的制茶傳統(tǒng),一直延續(xù)到今天。
如今,百余年的差距,中國茶葉一直在追趕,直到2005年,中國茶葉以93萬噸的產(chǎn)量,重新奪回世界第一。此時,距離羅伯特福瓊偷出正山小種,已經(jīng)154年了。今天,我們倉庫里的紅茶還沒有喝完,每年又要花1.26億美元,大約8.2億元人民幣進口紅茶。某種程度上,是在彌補169年來,中國茶葉止步不前,國外紅茶幾番改革的差距。
紅茶作為中國進口量最多的茶葉,主要有兩類:
首先是高端紅茶,主要來自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大吉嶺、錫蘭等知名大品牌紅茶,這類茶以罐裝、禮盒裝為主,主要供追求精致生活的中產(chǎn)階級消費。當然,這類茶也是最多最貴的(相比國內(nèi)茶葉卻很便宜),2019年,紅茶進口量名列冠亞的國家是印度和斯里蘭卡,從印度進口1.34萬噸,3124.5萬美元,大約2億人民幣;從斯里蘭卡進口紅茶1.28萬噸,6323.8萬美元。
其次是大宗紅茶,這類茶主要來自肯尼亞等非洲國家,包裝簡單,大麻袋裝著漂洋過海來到中國,哪怕加上海運的運費,還是很便宜。最后,大宗紅茶以茶調飲和袋泡茶的形式,流行于年輕消費者之間。
-02-中國紅茶輸在哪里
中國倉庫里的紅茶沒有喝完,卻要花很多錢進口。中國茶葉,到底輸在哪里?
據(jù)中國茶葉流通協(xié)會數(shù)據(jù),2019年,國內(nèi)紅茶內(nèi)銷平均單價為178.98元/公斤。同年,紅茶進口額1.26億美元,進口量3.64萬噸,進口紅茶均價為3.46美元/公斤,大約22.6元/公斤。國內(nèi)紅茶均價是進口紅茶均價的7.9倍!
為什么要花1.26億美元進口3.64萬噸紅茶,是因為國內(nèi)紅茶太貴了。新式茶飲、袋泡茶等企業(yè),面對更便宜的進口紅茶的時候,自然選擇了進口茶。這才出現(xiàn)了一邊是2019年4.6萬噸紅茶躺在倉庫,另一邊要花大價錢進口紅茶的尷尬局面。
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一個重要的原因,是因為茶葉炒作,導致茶價虛高。茶圈風水輪流轉,被資本寵幸過的茶葉,何止一二種,2005年,紅茶中的金駿眉橫空出世,一度創(chuàng)下十幾萬元一公斤的記錄,一環(huán)帶一環(huán),把國內(nèi)紅茶價格整體拉高。
最后,哪怕國內(nèi)大宗茶的價格,也比國際市場高很多,2019年,我國出口類大宗紅茶均價為9.91美元/公斤,是進口紅茶的2.9倍。國內(nèi)茶葉價格普遍偏高,這一點,喝茶的人只需自己品味。
除了炒作讓茶葉價格偏高,沒有茶葉大品牌也是重要因素。雖然中國消費的是茶文化,但是,消費主體,城市中產(chǎn)階級更青睞立頓、大吉嶺、錫蘭等品牌茶,雖然懂茶的人對此不屑一顧,但這類茶卻是中產(chǎn)階級的最愛。
茶葉品牌,又是中國茶葉的硬傷。
中國茶葉,有品類沒有品牌,知道滇紅、祁紅好,卻不知道哪個品牌靠譜。市場上,茶葉價格也淪為玄學。一款茶葉沒有固定的價格,不同的人買不同的價,很多人怕被宰,買茶的時候,選擇了國外的品牌茶,或者明碼標價的小罐茶。
前不久,中茶和瀾滄古茶上市,圈內(nèi)沸沸揚揚,如今,也沒多少聲音了。茶葉大品牌,未來一段時間,很難出現(xiàn)。所以,紅茶大量進口,還是要繼續(xù)的!缺少監(jiān)管的茶市,炒作也會繼續(xù)的!茶葉市場,一切照舊!
來源于:吉盛祥茶